三二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回到山沟当富豪 > 第三十三章:镇长李志

第三十三章:镇长李志(2 / 2)

“听说是在旧金山北湾?”

“马林县,金门大桥过去。”

“那你一定去过索诺玛县和纳帕县,这两个地方盛产葡萄酒。”

“去过。马林县就挨着索诺玛县……”马林县在国内不怎么出名,却是旧金山最多富豪的居住地。无论郊外还是湾区,马林县的房子都贵的吓人。

“这些年我一直研究外国有名的农业地区。青山镇地理位置和环境都不差……我这里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,之前到市里开会,市里领导也很支持我的想法。但是我个人,心里头没底。”李志捏着下巴,似乎进入到思考的状态:“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待在农村,就是我们这辈的人,也更愿意拿固定工资,到外面打工。青山镇也是一样。我去年做过一个统计……”

青山镇是一个大镇,全镇幅员面积160平方公里,辖16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社区,总人口将近6万人。

“青山镇户口人数5.75万的样子,老人占百分之十左右。常年在外地打工的人口,大概是六千左右。另外除了种地还有其它工作的人,大概1.3万。如果没什么改变,青山镇的人口会越来越少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居住。这几年,越来越多的农田出现无人耕作的现象,更别说是山地了。很多村子的山地基本上荒废着,比如你们清水村。我之前向市领导提出农业资源整合,发展青山镇特色农业的报告,得到了批准……”

叶宸只管听着,他知道李志还没有说到重点。

“今天会议只讲了青山镇绿色农村试点。你也知道,我们这里的农田很多是东一块西一块,每户人家不少于2.5亩的农田和5亩山地,这个统计还不算你们清水村。每户人家有2.5亩田地,但是单块的田地,有一亩就算很大的了。2.5亩田地通常分散的很远,五分田,三分田,一分田,甚至几厘田……今天会你也听到了,发展特色产品农业,20亩连成一片就能申请绿色农业补贴。如此一来,不需要我们做太多工作应该就能起到土地整合的作用,大家也能相互合作,置换田地,合并发展。形成规模化……”

“这是第一步。第二步招商引资,引入合作资金和代理商人,农村要发展,紧靠政府资助远远不够……”

“大伯,您说的太远,听不明白。”叶宸打断了李志的话,他再这么扯下去,饭菜都凉了。

“我的意思,在青山镇形成一个有机绿色产业链。但如何将这个产业链做大做强……”

叶宸的面部表情有些僵硬。在美国,叶宸只是一个不大农场里的小员工,顶天了说好听一些叫园区经理。叶宸拥有的资金也不雄厚,自认为没这个本事。

“蒙山地区的气候得天独厚,非常适合种茶。蒙山也有数百年的茶叶种植历史。虽然近几年才发展出规模,却已经获得市场认可和口碑。去年蓉城洪川的茶叶博览会,崇明茶厂的竹叶青获得银奖,清江茶厂和富康茶厂得到优秀奖。青山镇三个厂参加博览会,都得了奖,很能证明蒙山水土的优秀。”

“所以?”

“国内茶叶杂乱无章。不是内行根本弄不清楚……比如竹叶青茶,十几块钱的有,几十块钱的也有,甚至一千多块的。还有西湖龙井,洞庭碧螺春……既是地区茶叶又好像品牌,其中有好有坏,外行人很难区分。如果经营茶叶和经营葡萄酒一样,拉菲,路易十三、罗曼蒂克?”

“罗曼尼康帝。”

“对,就是这个。我想在青山镇打造独具一格的茶叶品牌,而不是以茶叶种类划分。比如崇明茶厂,崇明两个字就是品牌。清江茶厂……或者什么什么茶庄,让人一看到就知道是好茶。我是想,有没有可能让青山镇茶叶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。就好像法国波尔多、勃良第,美国纳帕谷、索诺玛,澳大利亚猎人谷、巴罗萨谷等等。”

“这个,以后再谈,先吃点东西,菜都凉了。”叶宸不想打消了李志的积极性,这个想法倒是挺好。

仿效葡萄酒行业成熟的那套,打造‘个性’品牌。再整理出一套系统的茶叶评分标准,最好是得到大众权威的认可……或许,茶叶行业也能出现一些如‘拉菲’‘罗曼尼康帝’等等一些家喻户晓的奢侈品牌。

中国十大名茶,碧螺春、信阳毛尖、西湖龙井、武夷山岩茶……太出名了,不信可以天猫淘宝搜索一下,多得你的眼花缭乱。特别是很多不懂茶但喜欢喝茶的人,更是只能看价格下单。买回来喝了或者送人,到底值不值,是不是好茶,根本不清楚。

李志的想法很好,蒙山如果换成蒙顶山,说不定真能发展出一些牛逼哄哄的茶品出来。但这里是蒙山,茶行业里粉粉嫩嫩的萌新一枚。

叶宸很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,李志的难题他解决不了。这是产区底蕴的问题。

蒙山有几百年种茶历史,谁知道。出过什么好茶,没有记载。

要发展处品牌,产区很重要。

不是大众认可的产区,要打出厂家抬头的茶叶品牌,却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
天才一秒记住(三二小说网)地址:www.32txt.com

最新小说: 吸血鬼新娘:爱上僵尸先生 冥婚恶灵:我的驱魔恋人 诡异栏目组 术医鬼咒 东北惊奇先生 御鬼少女 青乌之拘魂 鬼来诡往 穿越之我的天下 我的12次相亲 [全本作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