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襄阳(2 / 2)

在那一刻,曾华觉得自己和这位名义上的祖父心意相同,仿佛自己站在高昌城头。一眼望去,无尽的黄沙和点缀的绿洲,残艳似血的夕阳,黄昏中的孤城,浩瀚无边的敌军,没有绝望,没有悲伤,只有轻轻的一声叹息。故国,我的故国,希望我那孤独的灵魂能随着凛冽的西风飘回来,不要再让我游荡在无尽的他乡荒野中。

曾华觉得曾康那一声轻轻的叹息从无尽的时空里穿越过来,变得异常沉重,回荡在他的胸腔里。曾华再也忍不住,热泪一滴又一滴地落在地上。

过了一会,曾华终于压制下自己的悲伤,开始用呜咽的声音继续讲述着。

“先祖父曾公讳康城破自尽,数百族人随从皆自尽。有忠义之士掩护我的父亲藏于绿洲荒野之中。至此戌己校尉官制灭,张骏设高昌郡,不久就失于车师国。于是,西域彻底游离于我大晋,从此众国群起,自立为王,割据为政,并相互攻伐。”

“先父母抚育我成年之后,终因环境恶劣,和族中老人陆续不堪疾病去世了,最后只余青壮十七人。我们最后合计,如再居异地则前途渺茫,于是合力东进,图归中原。”

众人听完,不由一阵唏嘘感叹,许久都黯然无语。

“东归途中可是艰险无比?”最后是桓温开口继续问道。

“回大人,的确如此。一路上黄沙戈壁倒无所谓,只要备好粮食和水,沿着东西商道走就是了。可是天灾好过,**难躲。可恨那一路上游兵马贼不计其数,想我族人十七人一同出发,经数月方到玉门时,已只剩下我孤身一人了,其中艰辛苦难,无法言语。”

说到这里,曾华开始杜撰起《曾叙平西域历险记》来了。幸好曾华看了不少西部历险电影和小说,加上从张寿、甘芮那里间接打听来的西域“最新情况”,编得还煞有其事。

“我们刚出柳中就碰到车师的兵马和凉州军开战争夺高昌,从高昌一直打到伊吾(今哈密市),阻塞了北道通路。于是我等只好掉头南下,准备走中道回凉州。谁知刚好碰上凉州张骏遣遣沙州刺史杨宣率军征理西域1。杨宣屯军海头,以部将张植为前锋,所向披靡,其军直指焉耆国。焉耆国国王龙熙亲率军拒战于贲仑城,为植所败。张植进而直入据尉犁,龙熙率群下四万人肉袒而降。”

“为了躲避凉州军,我们昼息夜潜,绕过海头,却在白龙堆(今罗布泊东北)遇上马贼火烧云,措手不及,损失了数名同伴。我等余下十余人被俘,先假意顺从,再乘马贼不备,挣脱绳索,夺马抢弓,直奔东来。马匪衔尾相追数日,中有同伴陆续体力不支,最后返身与贼相拼共亡。我等三人在同伴的掩护下,仗着马术精湛,终于摆脱了马贼相追。”

“最后的途中,我等皆有伤,但其余两人体力稍弱,终于不支,看到了玉门关却再也走不进来了,最后只余我孤身一人挣扎着进得玉门关。我在敦煌将随身之物几乎变卖一空,延请医生,调养了三月,这才留得一条小命。”

“再后来就是凉州辖内行进,虽然张家不是什么好东西,但是他管下的地方还算太平,也让我顺利地回到了关中,谁知?”

说到这里,曾华不由长叹一口气,越想越悲愤,最后含泪低首,不再言语了。众人也不由黯然低首,沉默不语,各自悲叹。

曾华悲愤的是自己背井离乡,永别亲人,千辛万苦地被老天爷舞弊穿越,可是怎么就不穿越到其它太平盛世或者好过一点的朝代呢?偏偏跑到了这个混乱的朝代。往前一点回到三国,凭借老子熟读《三国演义》和《三国志》,拳打曹操,脚踢刘备,一屁股坐倒孙权那还不是手到擒来,再横扫周边的胡人,避免后来的五胡乱华,中华大悲剧。往后一点回到隋唐,就是不和老李家争天下,混个凌烟阁功臣还不是花生米一碟,然后在大唐盛世里安享荣华富贵。可是偏偏让老子穿越到了东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朝代,这老天爷还真是丧尽天良!

但是其它人悲叹的却是另外一回事了。世祖武皇帝(就是晋武帝司马炎)一统天下才几十年,太康盛世彷佛还在昨天一般,八王之乱,怀帝被俘于洛阳,愍帝被俘于长,一波着一波。晋王朝就象一朵刚刚露出小芽尖的花蕾,骤然间就被狂风暴雨洗礼了一遍。被胡人外族亡国灭朝的,在史书上,晋王朝是第一个,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个?

蹉叹了好一会,桓温等人最终还是回过神来了,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,关键的是眼下。

“听说曾公子文武双全,颇有谋略,一路上没有你的率领这一千多流民恐怕到不了南乡。看来就是地处极西之地,曾家也没有忘记传学授教呀!”桓温接着问道。

“曾家世代镇守西域,孤悬玉门西外,但是丝毫不敢忘记华夏传承。自小家中有先生教导传授。只是地处偏僻,无法学习博深学识,只是浅浅传授了几本史书兵法。加上地处险恶,一年中无一月不血战,所以骑射技击这等保命才艺是必须要学的。”曾华依然不慌不忙地答道。

“好!”桓温赞叹一句,先前听别人转述过曾华率领流民南下的经过,也见过那些战利品。做为一个有经验的军事统帅,他明白这中间的艰辛,需要什么样的进退有序和统率有度。要是这等本事还只是浅浅地学了几本史书兵法,估计有很多读了几箩筐兵法书的人得自己买绳子去了。不过年轻人还是谦虚一点好,尤其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。看来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看得很透彻呀。

“有大才必有大志!不知曾公子有什么远志?”桓温又问道。

“远志谈不上。刚出西域的时候,我想到的只是如何活下去。后来来到关中,看到那一幕幕,心中除了悲愤还多了许多想法。既然老天爷让我顺利地活到了中原,我就要好好地竭尽全力,为更多的人做一些事情,这就是我的远志。”曾华淡然地答道。

“为更多的人做些事情?”桓温不由点点头,“我明白曾公子的意思。只是桓某不知道曾公子希望做到那一步?”

“流芳百世,或者遗臭万年!”曾华一字一顿地缓缓说了出来,他的心里有些紧张。读过一些历史课外书籍的他知道,这句话的历史原版就是眼前这个桓武子。

果然,桓温双眼精光一闪,脸色一变,坐在那里沉思不语了。众人更是一惊,纷纷举目直视曾华。

注:1.正史上张骏遣杨宣伐焉耆应该是永和元年(公元345年),剧情需要,为了配合主角高大光辉的形象,就让它提前一年到建元二年(公元344年)。

天才一秒记住(三二小说网)地址:www.32txt.com

最新小说: 鬼帝倾世宠:毒手医妃 冷傲太子妃:杀神归来 驭兽狂妃:逆天四小姐 凤逆天下:冥王毒宠邪魅妃 皇叔宠狂妃:医女太凶猛 强娶王妃:王爷太霸道 嗜血佣兵女神:邪王太腹黑 鬼王宠妻:腹黑小魔妃 溺宠天下:倾世医妃 萌妃很腹黑:王爷束手就擒